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
南财教字〔2025〕49号

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典型案例”
培育工作的通知
全校各部门:
为加快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利用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更好地服务我校数智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将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培育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指南
本项目为专项培育项目,教师在申请项目时须参考以下选题类型进行申报,人工智能赋能场景选题如下:
(一)教育语料库:基于教育场景需求建设的各学科专业类的专业知识、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的自主可控高质量多模态语料库,包括慕课、数字教材、学术资源、课堂实录、实验操作视频、学生管理数据、教师发展数据等。
(二)教育图谱:通过知识图谱关联学科知识点、能力图谱映射技能层级、素质图谱整合核心素养与价值观指标,支撑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及精准教学评估。
(三)教育领域垂直模型:融合各学科专业教育资源、教育数据,构建基座大模型并进行本地化部署,通过语料清洗和指令微调,实现个性化场景需求。
(四)数智化实践教学:打造云边端协同的智能基座,构建虚实融合的实践场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精准复现工程实践场景,结合AIGC生成虚拟仿真实验任务,实现多模态交互实践。
(五)教育智能体: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与评价,为学生提供实时互动的伴随式学习支持与精准化学习反馈,开展个性化教与学,支撑智能化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
(六)算力平台:以国产算力或国内外混合算力平台为核心,搭载智能计算引擎,同时兼容公有云弹性扩展与私有化部署模式,形成自主可控的全栈算力解决方案。
(七)其他教学模式创新场景:其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教育教学的场景。
二、申报要求
(一)本次培育项目申报采取负责人申报,负责人所在单位推荐的形式。本次校级培育拟立项5项左右,每个单位限报1项。鼓励校内具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老师组成团队申报。
(二)本次培育项目建设周期为2025年9-12月,学校将给予立项项目一定的经费资助,鼓励学院提供相应配套经费。
(三)项目成果形式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实施案例,案例要围绕选题“真题真做”,须经过教学和管理的实践检验,和同类型案例相比较具有创新突破,能够为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提供具有示范性和可推广性的解决方案。
(四)案例成果须面向全校范围内进行公开展示交流(不少于三次),成果交流展示将作为项目完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申报安排
(一)2025年8月31日前,各学院向行政楼502办公室报送项目纸质版申报书(见附件 1,一式三份),电子版申报书请发送到邮箱tangqc@nufe.edu.cn。
(二)学校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后公布立项结果。
(三)联系人:汤老师,联系电话:86718604。
教务处 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财经大学)
2025年7月4日